图书介绍
铺面工程学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铺面工程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038423.jpg)
- 孙立军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912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路面-道路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铺面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概述1
1.1铺面结构及其定义1
1.1.1定义2
1.1.2组成2
1.2使用要求5
1.2.1功能性要求6
1.2.2结构性要求7
1.2.3环境要求7
1.2.4经济性要求8
1.3铺面工程的内容和特点8
1.3.1内容8
1.3.2特点10
1.4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1
2车辆荷载12
2.1概述12
2.2车辆荷载类型与轴型13
2.2.1车型13
2.2.2轴型13
2.2.3轮型14
2.2.4轴载限15
2.3车辆的静力作用模式15
2.3.1接触压力15
2.3.2接触面积17
2.4车辆的动态影响18
2.4.1荷载的动态变动18
2.4.2荷载作用的瞬时性19
2.4.3水平作用力20
2.5交通分析21
2.5.1交通量及其增长率21
2.5.2轴(轮)载谱21
2.5.3轴载的等效换算23
2.5.4方向系数和车道系数23
2.5.5设计年限内累计轴载作用次数24
2.5.6轮迹的横向分布26
3路面结构的温度和湿度29
3.1概述29
3.2路面结构的温度场30
3.2.1影响路面温度的因素30
3.2.2路面温度变化32
3.2.3路面温度场预测35
3.3路基的湿度状况42
3.3.1湿度的来源与变迁42
3.3.2季节性冰冻地区温度对路基湿度的影响43
3.3.3路基湿度的预估44
3.4路面结构的冰冻深度48
4路基土的分类和荷载-变形特性51
4.1概述51
4.2路基土的工程分类52
4.2.1我国的分类方法52
4.2.2 AASHTO的分类方法57
4.3路基土的应力-应变关系58
4.3.1静态应力-应变关系58
4.3.2应力重复作用的影响59
4.3.3湿度和密实度的影响60
4.4路基土的荷载-弯沉关系61
4.4.1路基受力状况61
4.4.2荷载-弯沉关系62
4.5路基模量的确定63
4.5.1由承载板测定63
4.6.2由弯沉测定64
4.6.3由本构模型预估64
4.5.4查表法65
4.5.5地基反应模量69
4.5.6加州承载比(CBR)70
4.6路基的压实要求71
4.6.1路基土的压实特性71
4.6.2路基压实标准72
5路面材料的工程性能75
5.1概述75
5.2路面材料的一般性能和测定方法75
5.2.1应力-应变性能和模量测试75
5.2.2材料强度及其测试方法78
5.2.3材料变形及其测试方法81
5.2.4疲劳性能及其测试方法81
5.2.5疲劳损伤的迭加83
5.3颗粒类材料的工程性能84
5.3.1颗粒类材料的组成84
5.3.2应力-应变性能87
5.3.3变形累积性能88
5.3.4强度性能89
5.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90
5.4.1材料组成及特点90
5.4.2应力-应变性能93
5.4.3强度性能94
5.4.4疲劳性能94
5.4.5干缩性能95
5.4.6温缩性能95
5.5沥青混合料96
5.5.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及特点96
5.5.2应力-应变特性97
5.5.3变形累积特性100
5.5.4强度特性102
5.5.5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103
5.6水泥混凝土106
5.6.1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106
5.6.2强度特性107
5.6.3水泥混凝土的疲劳特性108
6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111
6.1概述111
6.2沥青路面的力学特性112
6.2.1弹性多层结构轴对称模型及理论解112
6.2.2弹性多层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分析120
7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130
7.1概述130
7.2沥青路面的结构特性与行驶质量131
7.2.1一般损坏特性131
7.2.1.1损坏(病害)特性132
7.2.1.2耐久性139
7.2.2路面状况的衰减139
7.2.2.1路面状况的表征指标139
7.2.2.2外部因素的影响139
7.2.2.3内部因素的影响141
7.2.3路面弯沉的变化144
7.2.4路面行为146
7.2.5路面行驶质量149
7.3路面的表面特性151
7.3.1安全性151
7.3.2轮胎一路面的噪声特性154
8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157
8.1概述157
8.2设计指标、设计流程与力学模式159
8.2.1设计指标159
8.2.2设计流程161
8.2.3力学计算的常用模式163
8.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64
8.3.1路面结构的层数164
8.3.2面层164
8.3.3基层167
8.3.4垫层169
8.3.5土基170
8.3.6路肩171
8.3.7路面结构组合示例171
8.4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计算方法173
8.4.1设计的一般原理173
8.4.2路面弯沉和设计弯沉的计算方法174
8.4.3整体性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和弯拉疲劳强度计算方法175
8.4.4轴载换算176
8.4.5土基和路面材料参数177
8.4.6厚度计算过程和示例180
8.5路面结构的防水/排水设计182
8.5.1排水设计的必要性182
8.5.2防水/排水的常用措施182
8.5.3路面内部排水和面层排水184
8.6 AASHTO设计方法简介187
8.7长寿命路面结构的设计原理190
8.7.1长寿命的概念190
8.7.2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191
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194
9.1概述194
9.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特性194
9.2.1小挠度弹性薄板的基本假设和路面基本模型194
9.2.2文克勒地基板的解析解——Westergaard方法196
9.2.3半无限地基板的解199
9.3弹性地基板温度应力分析204
9.3.1胀缩应力204
9.3.2翘曲应力205
9.4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207
9.4.1一般损坏特性208
9.4.2路面(损坏)状况的衰减211
10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213
10.1概述213
10.2设计指标、设计流程与力学模式214
10.2.1设计指标214
10.2.2设计流程214
10.2.3力学计算的常用模式215
10.3结构组合设计217
10.3.1面层217
10.3.2基层和垫层218
10.3.3土基221
10.3.4路肩222
10.4接缝构造设计222
10.4.1横向接缝222
10.4.2纵缝225
10.4.3接缝填封料226
10.4.4特殊部位处理226
10.5普通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227
10.5.1设计的一般原理227
10.5.2单层板模型的荷载应力229
10.5.3双层板模型的荷载应力232
10.5.4复合板(材料)的处理232
10.5.5荷载换算和轮迹横向分布233
10.5.6温度应力计算234
10.5.7材料参数236
10.5.8设计过程示例238
10.6连续配筋和钢筋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244
10.6.1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244
10.6.2钢筋混凝土路面245
10.7排水设计245
11港区铺面与机场道面技术246
11.1概述246
11.2港区荷载246
11.2.1荷载的考虑方法246
11.2.2荷载参数与分级247
11.3联锁块铺面248
11.3.1概述248
11.3.2联锁块铺面的特性249
11.3.3结构组合与构造设计254
11.3.4设计指标和标准257
11.3.5荷载换算259
11.3.6结构厚度设计260
11.3.7施工要点263
11.4沥青铺面264
11.4.1概述264
11.4.2荷载换算265
11.4.3结构组合设计265
11.4.4设计指标与标准266
11.5水泥铺面267
11.5.1概述267
11.5.2荷载换算268
11.5.3结构组合设计268
11.5.4设计指标与标准269
11.6独立块铺面272
11.7机场沥青道面设计274
11.7.1厚度-CBR关系式274
11.7.2当量单轮荷载275
11.7.3道面设计曲线275
11.7.4设计过程276
11.7.5道面强度报告方法279
11.8机场水泥道面设计281
11.8.1混凝土道面设计曲线282
11.8.2地基反应模量282
11.8.3安全系数法283
11.8.4疲劳分析法284
11.8.5 ACN284
12路面施工技术286
12.1垫层和基层施工286
12.1.1施工准备286
12.1.2嵌锁型碎石286
12.1.3级配碎(砾)石287
12.1.4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287
12.1.5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288
12.2沥青面层施工290
12.2.1透层、粘层沥青和下封层290
12.2.2沥青表面处治291
12.2.3沥青贯入碎石292
12.2.4热拌沥青混合料293
12.2.5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298
12.3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301
12.3.1施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301
12.3.2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302
12.3.3混凝土的摊铺与振捣303
12.3.4接缝施工304
12.3.5表面修整305
12.3.6混凝土的养生305
12.3.7防止早期裂缝305
12.3.8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306
13路面评价与养护维修设计307
13.1概述307
13.2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307
13.2.1路面平整度定义307
13.2.2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307
13.2.3路面平整度指标309
13.2.4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309
13.3路面损坏状况调查与评价311
13.3.1路面损坏特征定量描述311
13.3.2路面损坏状况检测方法313
13.3.3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方法313
13.4路面结构承载能力测定与评价316
13.4.1路面弯沉检测方法317
13.4.2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方法319
13.5路面抗滑性能测定与评价321
13.5.1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方法321
13.5.2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322
13.6路面养护维修技术323
13.6.1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324
13.6.2水泥路面养护维修技术326
13.6.3砂石路面养护维修技术327
13.7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328
13.7.1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328
13.7.2水泥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330
13.8路面管理系统简介334
13.8.1路面管理系统的定义334
13.8.2路面管理系统的等级335
13.8.3路面管理系统的作用337
13.8.4路面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实施策略338
参考文献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