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化原理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催化原理
  • 黄开辉,万惠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126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催化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

一、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活化能概念1

二、催化剂与催化反应的重要性2

三、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的类型4

四、催化剂的作用7

五、从氨合成催化剂研究的进展看催化学科的发展8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化学反应——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17

一、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17

二、原子轨道和络合物的晶体场理论模型19

(一)原子轨道19

(二)晶体场理论模型26

三、LCAO分子轨道法概要和配位场理论模型34

(一)LCAO分子轨道法概要34

(二)络合物的配位场理论66

(三)过渡金属络合物中的σπ配键72

附录(一)CNDO方法80

附录(二)自洽场Xα多重散射波(SCF-Xα-SW)方法89

参考文献92

第三章 均相催化作用94

一、酸、碱催化作用94

(一)酸、碱定义和性质94

(二)均相酸、碱催化作用99

二、配位络合催化作用108

(一)与催化作用有关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反应111

(二)催化加氢126

(三)炔类加合反应134

(四)羰基合成137

(五)烯类、二烯类聚合和定向聚合144

(六)烯类氧化取代反应156

(七)烯烃歧化163

(八)均相络合催化作用小结171

三、自由基引发催化作用180

(一)自由基的催化引发181

参考文献183

(二)催化剂对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的影响183

第四章 吸附和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185

一、化学吸附186

(一)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其鉴别186

(二)化学吸附态191

(三)各种吸附态的可能成因207

(四)化学吸附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218

(一)吸附等温式225

二、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225

(二)吸附和脱附速度方程233

(三)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235

(四)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应用246

附录(一)Freundlich方程的推导255

附录(二)TeMkин推广式的推导256

参考文献260

第五章 固体酸、碱催化作用262

一、典型固体酸催化反应及催化剂示例263

(一)烷烃分子活化的几种方式及烷烃的酸催化裂解268

二、烃类的酸催化反应及正碳离子机理268

(二)烯烃的酸催化反应273

(三)其他烃类的酸催化反应276

(四)正碳离子机理小结280

三、酸中心的检验及其本质283

(一)酸中心类型及其检验283

(二)表面酸中心强度的测定290

(三)酸中心表面密度的测定292

(一)酸中心类型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关系293

四、酸中心与催化活性、选择性的关系293

(二)酸中心强度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关系296

(三)酸中心表面密度与催化活性的关系297

五、分子筛沸石催化剂的催化作用299

(一)分子筛沸石的命名299

(二)分子筛沸石的结构简介301

(三)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特点309

(四)分子筛催化剂的酸中心的结构与本质314

六、固体碱催化反应机理320

参考文献323

第六章 过渡金属化合物固体催化剂催化作用(Ⅰ)配位络合催化作用327

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固体催化剂配位络合催化反应及催化剂类型示例327

二、乙烯线型聚合及丙烯等规定向聚合机理331

(一)低压聚乙烯Ziegler型催化剂331

(二)低压聚乙烯高效负载型铁系催化剂333

(三)乙烯中压聚合Phillips型氧化铬/硅胶催化剂及乙烯气相聚合环戊二烯铬/硅胶催化剂334

(四)丙烯的定向聚合及第三组分的作用339

三、乙烯氧化取代催化作用机理348

(一)乙烯气相合成乙酸乙烯酯Pd-Au-KOAc-SiO2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348

(二)乙烯气相合成乙醛催化剂作用机理353

四、烯烃歧化或复分解负载型钨钼系催化剂356

五、乙炔合成苯固体催化剂作用机理357

六、均相络合物催化剂的固相化360

参考文献361

第七章 过渡金属化合物固体催化剂催化作用(Ⅱ)复氧化物催化剂配位络合电子迁移催化作用363

一、过渡金属复氧化物催化剂类型及催化反应示例363

(一)V2O3,V2O4.33的结构373

二、钒系复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在各类反应中的作用机理373

(二)二氧化硫氧化作用机理376

(三)芳烃、C4烃选择氧化制顺酐、苯酐379

(四)烃类选择氧化反应钒系催化剂中助催剂的作用问题386

三、钼铋系复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在各类反应中的390

作用机理390

(一)氧化钼-氧化铋系催化剂的结构简介390

(二)丙烯氧化合成丙烯醛392

(三)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396

(四)丁烷、丁烯的氧化脱氢402

(五)钼铋系七组分催化剂助催剂的作用问题406

四、氧化钴-氧化钼临氢脱硫催化剂作用原理408

五、尖晶石型复氧化物催化剂作用原理412

(一)乙基苯脱氢制苯乙烯铁铬系催化剂作用原理412

(二)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及氧化铁系复氧化物催化剂作用原理414

六、半导体催化剂催化作用电子理论418

七、复氧化物催化剂中的电子迁移与催化活性425

八、氧化物表面M=O键能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429

参考文献434

第八章 金属催化剂催化作用437

一、金属催化剂重要类型及重要催化反应示例437

二、乙烯环氧化催化作用441

(一)乙烯环氧化工业催化剂441

(二)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445

(三)乙烯环氧化中助催剂、促进剂的作用及新型催化剂447

三、氨合成催化剂催化作用451

(一)合成氨催化剂简况451

(二)熔铁催化剂的结构452

(三)各种助剂的作用及含量的最佳值范围456

(四)氨合成铁催化剂活性中心模型及其作用机理461

四、烃类催化重整催化剂作用原理467

(一)催化重整反应及重整催化剂467

(二)烃类(烷、烯、环烷、芳烃)在过渡金属上的吸附态及烃类脱氢473

(三)催化重整作用机理478

五、其他重要类型金属催化剂简介483

(一)镍系催化剂483

(二)裂解气中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486

六、金属催化剂的电子迁移、d空穴与催化活性489

七、多位理论的几何因素与能量因素493

八、对多位理论及电子理论的评价503

参考文献508

第九章 催化剂制备基本原理511

一、催化剂制备一般方法及其孔结构形成的特点512

二、孔结构、表面积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516

三、晶状沉淀过程及晶粒大小的控制518

四、胶状沉淀过程分析及胶粒大小的控制523

五、影响相结构的若干因素530

六、均匀沉淀法与超均匀沉淀法537

七、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539

八、沉淀的洗涤、过滤与干燥546

九、催化剂的成型551

十、催化剂的煅烧与活化554

十一、热熔融法简介558

十二、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化学交联法559

参考文献564

热门推荐